警惕!癫痫持续状态致死率高,这些紧急处理措施每个人都该学会
当癫痫发作持续超过 5 分钟,或在短时间内频繁发作且患者始终没有恢复意识时,就意味着进入了癫痫持续状态。这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之一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导致脑水肿、脑损伤,甚至引发呼吸循环衰竭,死亡率高达 10%-20%。掌握正确的紧急治疗措施,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。
一、第一步:立即 “保命”——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
癫痫持续状态下,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、呕吐、抽搐等症状,首要任务是防止窒息、缺氧等致命风险,而非急于 “止抽”。
保持呼吸道通畅:将患者侧卧(首选左侧卧位),避免平躺时呕吐物、分泌物堵塞气道;迅速解开患者衣领、腰带,清除口腔内的异物(如假牙、食物残渣),若患者有呕吐,及时用纸巾或毛巾擦拭口腔分泌物。
防止二次伤害: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,远离桌椅、尖锐物品、热水等危险环境;若患者肢体抽搐,不要强行按压或掰直肢体(可能导致骨折、肌肉损伤),可在患者头部下方垫软枕或衣物,保护头部免受撞击。
密切观察生命体征: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、心跳情况。若患者出现呼吸暂停、面色青紫、心跳停止,立即停止其他操作,就地进行心肺复苏(按压位置:两乳头连线中点,按压深度 5-6cm,频率 100-120 次 / 分,每按压 30 次配合 2 次人工呼吸),同时让身边人拨打 120。
二、第二步:快速 “止抽”—— 及时使用急救药物
在确保生命体征稳定、120 已呼叫的前提下,若患者仍持续抽搐,可在医生指导或急救人员远程指导下,使用紧急止抽药物(需注意:家庭备用药物需提前咨询医生,不可自行购买使用)。
⚠️ 关键提醒:禁止自行给意识丧失的患者喂药或喂水,可能导致窒息或药物误吸。
三、第三步:全程 “记录”—— 为医生诊疗提供关键信息
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,尽量记录患者的发作细节,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、制定治疗方案:
● 发作开始时间(精确到分钟)、抽搐部位(单侧肢体 / 全身)、抽搐频率; ● 患者发作时的意识状态(是否能回应、是否有尖叫); ● 是否有呕吐、口吐白沫、大小便失禁等症状; ● 已采取的急救措施(如是否侧卧、是否进行心肺复苏)。
四、这些 “误区” 千万别踩!可能加重病情
误区 1:强行撬开口腔塞 “压舌板”
抽搐时患者牙关紧闭,强行撬嘴可能导致牙齿脱落、口腔黏膜损伤,甚至误吸异物。正确做法是:若患者未咬合牙齿,无需干预;若已咬合,不要强行掰开。 误区 2:按住患者肢体 “阻止抽搐”
抽搐是大脑异常放电导致的肌肉强直,强行按压会使肌肉过度紧张,可能引发骨折、韧带拉伤。正确做法是:让肢体自然抽搐,仅保护头部和周围环境安全。 误区 3:等待 “抽搐自行停止”,不及时叫急救
超过 5 分钟的抽搐已属于癫痫持续状态,自行缓解概率极低,拖延时间会加重脑损伤。正确做法是:发现发作超过 3 分钟未停止,立即拨打 120。
关键总结
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核心是 “先保生命,再止抽搐,记录细节”:侧卧防窒息、远离危险环境、及时呼急救、不盲目干预抽搐。对于有癫痫病史的患者,家属需定期复诊,严格遵医嘱服药(擅自停药、减药是诱发持续状态的主要原因),家中可备用医生推荐的急救药物,并提前熟悉使用方法。
生命经不起拖延,掌握这些急救知识,或许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争取生机。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人,让更多人了解癫痫持续状态的正确应对方式!
#癫痫持续状态 #癫痫急救 #神经科急症 #急救知识 #生命安全





